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34|回复: 0

回顾老百姓对“断绝香火”危机的冷漠,让官方很无奈,该如何解决

[复制链接]

16

主题

2

回帖

157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57
发表于 2024-8-24 16:57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回顾老百姓对“断绝香火”危机的冷漠,让官方很无奈,该如何解决

想当年,两个人一言不合,如果一方被贴上“绝户”或“断子绝孙”的标签,那可不得了,非得拼个你死我活,头破血流不可。然而,现在的风向似乎变了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选择不婚或丁克生活,这种选择在传统观念里无异于“自断香火”,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


显而易见,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危机。面对这一严峻挑战,官方可谓是绞尽脑汁,接连推出一系列措施,试图激发人们的生育意愿。但结果呢?成效似乎并不如人意,这又是为何?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,还是生活的压力让人们望而却步?

在五六十年代,咱们国家可是卯足了劲鼓励大家多生娃。为啥呢?还不是因为连年战乱,劳动力少得可怜,那时候全国人口也就四亿多点。为了补上这个缺口,也为了给市场注入点活力,当时的口号是“争当英雄母亲”,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。

那会儿,虽然经济紧张得跟什么似的,但咱们国家实行的是“大锅饭政策”,集体所有制的社会,大家有难同当,有福同享。所以,尽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但生孩子这事儿,大家还是挺上心的。毕竟,再怎么紧张,基本的口粮还是能挤出来点的。


国家这么一号召,人口蹭蹭蹭地就涨到了 7 亿多。可问题来了,粮食供应跟不上这人口增长的速度啊,大片大片的土地都种上了农作物,还是填不饱大家的肚子。咱们当时的科技水平,说实话,还真没达到能自给自足的地步。所以,旧时的生育政策也就不得不画上句号,取而代之的是“计划生育”。


八零年代的钟声一敲响,咱们国家就迎来了计划生育的黄金时代。那时候,大街小巷都在宣传“只生一个好”,独生子女政策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。这一政策一搞就是三十多年,八零后这一代人,可谓是独挑大梁,把这“独苗”的重任扛了个结结实实。

从那时起,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就成了家里的小皇帝、小公主,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宠爱。但同时,他们也背负了巨大的期望和压力,毕竟,一家人的希望可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。八零后这一代,真是在享受孤独和承担重任之间,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。

八零年代开始,计划生育的号角吹响,"只生一个好"成了那个时代的口号。独生子女政策就这么横空出世,一搞就是三十余年。八零后这一代,成了这个政策下的"独苗",肩负起了家庭的希望和责任。

这个政策,从"少生优生,快步奔小康"的口号中延续到了 2016 年。但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,二胎政策应运而生。政策刚放开时,人们普遍预期,那些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应该会有不少选择生育二胎,次年应该会迎来一波人口增长的小高峰。


然而,现实却给了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。政策执行的第二年,出生人口不仅没有增加,反而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。这其中的原因,小编将在下文详细剖析。


二胎政策虽然已经提出多年,也有一部分人响应号召生育了二胎,但整体效果并不如预期。为了应对人口问题,我国在去年进一步放宽了生育政策,允许家庭生育三胎。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,这一政策的成效并不明显。官方数据显示,我国人口正在经历负增长, 2022 - 2023 年间,新生儿的出生率明显不足,这无疑给我国的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。


出现这种情况,其实细想之下并不令人意外。就拿小编的亲身经历来说,作为一个八零后,我周围的朋友们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,或者顶多两个。自打三胎政策放开之后,响应者寥寥无几。而对于九零后和零零后来说,愿意追生三胎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
九零后和零零后这一代人,他们不仅对生二胎三胎提不起兴趣,更有不少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观的转变,选择了不婚或者丁克的生活方式。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,他们高举“一时丁克一时爽,一直丁克一直爽”的大旗,勇敢地对传统的生儿育女观念说不,追求着更加自由、不受束缚的生活。


最新的统计数据更是让人咋舌,与 2022 年相比, 2023 年的人口总数竟然环比减少了 83 万。专家预测, 2023 年我国人口将减少 700 万,而到了 2030 年,这个数字将飙升至 1550 万。这可不是小数目,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口锐减。


就在今年,我国甚至有可能将“世界人口第一大国”的宝座拱手让人。这一变化,无疑是对我们国家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考验。

说到新的人口之最,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那个火车上挤得水泄不通,从车顶到车厢,从早到晚都人满为患的国家。没错,那就是印度,一个人口数量即将超越我们的国家。


那么,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,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这个问题可不简单,它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、经济和文化因素。

当我们谈论人们为何对生育望而却步时,原因可能多种多样,但归根结底,可以归纳为几个关键因素。首当其冲的,便是房价问题。


记得小编之前提到,二胎政策刚放开时,响应者寥寥,这背后的罪魁祸首,正是那让人望而生畏的房价。当八零后的一代人正准备响应国家号召,再添一娃时,房价的猛涨却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。这房价的增速,让其他物价的上涨在它面前显得小巫见大巫。以小编所在的城市为例,城区的平均房价竟是平均工资的两倍之多,这还只是普通地段,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,其价格更是高不可攀。


对于一般家庭而言,购买一套房产,往往意味着要掏空六个人的口袋——双方父母加上年轻夫妇,要么耗尽所有积蓄,要么背负沉重的房贷直至退休。这样的经济压力,让年轻人感到喘不过气来。如果选择不生育,许多人还可以考虑不买房,而是租房生活。但一旦有了孩子,住房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,因为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是每个父母都不能忽视的问题。


当我们细数年轻人面临的现实困境时,买房问题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。年轻人在购房时,还不能仅仅满足于狭小的空间,毕竟,当孩子降临,为了偿还房贷,年轻的父母们不得不外出工作,这时候孩子需要有人照料。


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:是否要请家中的老人来帮忙照看孩子?但现实是,即便是最基本的两室一厅,在空间上也显得捉襟见肘。这样的居住条件,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,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。


更进一步,承担了经济上的压力,背上了房贷之后,年轻人还得面对什么?那就是房贷的连续还款问题。一旦断供,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,年轻人一旦购房,就仿佛被戴上了金箍圈,不敢轻易放弃工作,生怕房贷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
这还只是顺利的情况。更糟糕的是,近年来,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,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陷入困境,甚至出现了爆雷的情况。这让那些已经购房或正准备购房的年轻人,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焦虑。

因此,许多人在倾尽所有购买房产后,却面临着无法按时交付的窘境,这无疑是对年轻人的巨大打击。为了避免这种风险,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推迟生育,甚至放弃生育,他们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和重负。


接下来,我们来谈谈教育问题。之前提到了房价与普通人收入之间的巨大鸿沟,这还只是普通住宅的情况。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炙手可热的“学区房”,情况就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学区房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想要实现拥有学区房的目标,难度堪比登天。


那么,如果不选择购买学区房,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?现实情况是,在当前的大多数城市中,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依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。在那些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区,从幼儿园开始,学位就异常紧张,更不用说小学和初中了。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位,不惜连夜排队的场面。

而现在,随着中考改革的推进,虽然看似为孩子们初中毕业后的道路提供了更细致的划分和安排,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家长们的焦虑和压力。他们不得不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,以确保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事实上,教育改革的浪潮中,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。曾几何时,家长们觉得孩子到了高中阶段才需要考虑未来规划,而现在,这种焦虑已经提前到了初中甚至小学。中考成了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分水岭,从这里开始,孩子们将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,这无疑给家长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。

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,许多家长面对当前形势,对于生二胎的想法望而却步。毕竟,从孩子一开始接受教育,家长们就不得不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打拼,如果再添一个娃,无论是从精力还是经济上,家长们都感到难以为继。因此,许多家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不再生育。


接下来,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医疗成本问题。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现实的问题:人食五谷杂粮,难免会生病。特别是在中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八零后家庭中,这个问题尤为突出。许多家庭结构变成了四个老人和两个中年人,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,各种健康问题接踵而至,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在两个中年人的肩上。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,对于中年人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压力。


七零后们或许还能依靠兄弟姐妹共同分担家庭责任,但八零后这一代,每家只有一个孩子,一旦家中老人生病,那可真是让人手忙脚乱,心力交瘁。这种时候,人力成本的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经济方面的压力也不容小觑。尽管我国的医保体系经过多次改革,政府也在努力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,但现实情况是,除了大城市的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较高比例的医保报销外,大多数城镇居民的医保报销比例仍然有限。一旦家中老人遭遇重大疾病,那点报销根本是杯水车薪,这让处于家庭中坚力量的中年人感到左右为难。

因此,许多年轻人在面对是否生育二胎、三胎的选择时,更加谨慎,甚至选择放弃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,这一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。


再来看看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它给女性带来的压力。在过去,我国女性的传统角色更多是承担家庭内的社会分工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职太太,依靠丈夫在外工作来维持家庭生活。这种“男主外女主内”的模式,在那个整体社会经济水平尚不发达的时代,还能够勉强维持。

现如今,社会竞争愈发激烈,单靠男方一人的收入已经难以满足家庭的生活需求,于是女性不得不站出来,共同分担这份经济重担。但女性步入职场,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。特别是当她们进入生育周期,事业上的发展很可能遭遇断档,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


在孕晚期和产假期间,女性之前辛苦打拼的职位很可能被他人取代。这让许多职业女性不得不深思熟虑,一再推迟自己的生育计划。结果,很多女性成为了高龄产妇,能够顺利生育一胎已经算是幸运,更不用说二胎或三胎了。


此外,当女性投身职场后,她们在家庭中的时间自然减少,这时候往往需要依赖家中老人的帮助。但随之而来的,可能是婆媳关系的紧张,居住成本的增加等一系列问题。这些问题,无疑成为了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的障碍。


事实上,除了上述种种因素,还有更多层面的问题在疫情的阴影下悄然浮现,它们共同催生了一种所谓的"年纪焦虑",这种焦虑来得比预期更早,影响也更为深远。

在一些大型企业中,工程师的黄金年龄被无情地划在了三十五岁这条线上。三十五岁,这个年纪意味着什么?它意味着这些人才刚刚从校园走出来,踏入社会,开始在事业上有所建树,却突然要面临残酷的淘汰机制。这无疑是一种悲哀,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,就要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继续留在这场竞争中。

而三十五岁,这个年纪本应是生育的黄金时期,是家庭繁衍的主力军。但现在,这个年龄段的许多人却面临着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,经济上的不稳定,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安心地计划生育,如何有信心去承担起养育下一代的责任?

再加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,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,以及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,人们在社交平台上频繁接触到那些虽然概率不高,但却真实存在的新生儿健康问题。这些信息无疑给那些渴望成为父母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让他们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。

他们害怕自己也会不幸地遭遇那些罕见的不幸,生下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,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,也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无法逆转的影响。因此,许多年轻人在权衡利弊之后,选择了不生育,或者只生一个孩子,以此来规避潜在的风险。


综合起来看,当前的生育率似乎陷入了一个难以打破的低迷状态。尽管官方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激励措施,许多城市也开始对多胎生育给予全面的物质奖励,但这些似乎都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。

就拿最近引起热议的《婚姻法》来说,其中关于非婚生子在财产继承上的政策调整,被一些人解读为是在变相鼓励非婚生育。此外,女性生育产假的不断延长,看似为女性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,但这些政策在高昂的房价面前,在教育改革的漫漫长路面前,似乎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
这些措施,虽然表面上看是为了解决生育率低迷的问题,但实际上,它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触及到人们心中的焦虑和恐惧。面对父母日益增长的年龄和健康问题,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担忧,面对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上的巨大压力,这些政策似乎都只是隔靴搔痒,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
归根结底,要想真正地从根源上应对人口危机,提升生育率,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,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。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环境,让每个人都愿意生儿育女,有能力去生养,有资源去抚养,唯有如此,我们才有可能平稳地渡过这一危机。

我们得面对现实,这不仅仅是关于政策的制定,更关乎于生活成本的降低,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,医疗保障的完善,以及职场环境的优化。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,人们才会真正地感到安心,愿意开启家庭生活的新篇章。

那么,亲爱的读者们,你们怎么看?是否觉得这些措施足够有力,或者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尝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们的想法和见解,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关乎每个人未来的重要话题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派派

Web Analytics Made Easy - Statcounter

GMT+8, 2024-12-26 21:30 , Processed in 0.02377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W1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